是時候改變博物館藏品政策了!
英國呼吁公共博物館改革其藏品政策
英國公共博物館聯合會(ECMN)的一份報告顯示:公共博物館一定要對其藏品政策進行改革,使之牢牢根植于社區,從而解決“當前的資金危機”。
評論報告《公共博物館的未來》呼吁大家集思廣益,為增強公共博物館吸引力出謀劃策。文中指出,各機構應努力使藏品更貼近本地公眾,并吸引更多來自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觀眾。公共服務咨詢公司布萊克萊德利(Black Radley)的執行官彼得?拉奇福德(Peter Latchford)撰寫了該報告,他認為:“社會需要公共博物館重新發揮其改革催化劑的作用,以期帶來新的啟發?!?br />
報告還補充:“藏品浩如煙海,公共博物館要生存下去,不能只關注輝煌燦爛的單個藏品,一定要突破周圍環境,放眼于更廣闊的生態圈,并建立一種歸屬感?!?br />
拉奇福德還提到,一些業內人士視藏品于觀眾之上,他認為“這種觀點忽視了一個細節,那就是公共博物館的定位,即藏品使得博物館的存在正當合法,但社區賦予了博物館存在的意義?!眻蟾孢€強調了公共博物館面臨的資金挑戰,并稱這些挑戰比其他博物館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。
報告概述了英國公共博物館聯合會成員受到地方政府限制,面臨著許多挑戰。地方政府通常會提供大部分的資金,但“很少給予博物館自由管理權,使其采取更靈活、更有創業精神的模式,而這是博物館生存的必經之路”。但作者同時也催促公共博物館采取更多措施,努力促進英國家庭提高在文化服務方面的支出,并建議免費開放的博物館考慮征收門票費用。
英國博協主席莎倫?希爾(Sharon Heal)說:“這一報告和博物館專門小組的研究結論有諸多相似之處,對此我并不感到意外,博物館專門小組今年初就公布了相關建議,包括應該加強與社區的聯系,提高藏品的相關性,將藏品整理分類,以及解決經費緊張的問題?!薄拔液芨吲d,這一報告強調了很多相同的問題,也同樣關注公共博物館在凝聚社區力量、創造歸屬感方面的特殊作用。不過,對于作者提出的‘后公眾博物館(post-public-museum)’的思想以及一些有關的想法和建議,我持保留意見?!薄爸档靡惶岬氖牵瑘蟾孢€呼吁博物館業界‘直面人們關于藏品的錯誤認識’,不過并沒有說明具體做法。其中一個影響較廣的誤解就是,博物館的‘道德規范’僅僅是不出售藏品。事實上,這一規范的關鍵在于三個核心道德承諾:公共利益、藏品管理以及個人和機構的廉正。”“協調好了這三個原則,開展藏品管理工作才能靈活多變,游刃有余。英國博協計劃通過近期的“藏品2030”(Collections 2030)研究,找到藏品管理難題的根本解決辦法?!薄巴瑯又档米⒁獾氖?,報告提出博物館應重新考慮其招聘模式,解決‘僵化的員工條款和待遇問題’。如果博物館能夠靈活招聘具有相應技能的多元化員工團隊,那當然是再好不過,但降低本已低于同行業的薪資待遇,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。英國博協支持‘全員上陣’的工作方針,鼓勵打破家庭、志愿者和其他員工之間的壁壘,讓每一位在博物館工作的人都能為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添磚加瓦?!?br />
英國公共博物館聯合會成立于2015年,代表了40多個博物館組織。這份報告是該聯合會的頭一份公開成果,由英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委員會(NMDC)提供資助。